探索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它对我们理解现实的意义,以及正在进行的辩论。
揭示现实:多世界诠释综合指南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MWI),也称为埃弗雷特诠释,提出了一个激进且引人入胜的现实观点。 MWI 并非为每个量子事件提供单一、确定的结果,而是提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在分支的平行宇宙中实现。 这意味着在每一刻,宇宙都会分裂成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代表不同的可能性。 本次探索旨在提供对 MWI、其影响以及围绕它的持续辩论的全面理解。
量子谜团和测量问题
要理解 MWI,首先掌握潜在的量子谜团至关重要:测量问题。 量子力学描述了最小尺度的世界,粒子以叠加状态存在——同时存在多种可能状态的组合。 例如,一个电子可以同时位于多个位置。 然而,当我们测量一个量子系统时,叠加态会坍缩,我们只观察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这引发了几个问题:
- 是什么导致波函数坍缩?
- 是否存在坍缩的物理过程,或者这只是观察的产物?
- 什么构成“测量”? 它需要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吗?
传统的哥本哈根解释通过假设观察导致波函数坍缩来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这引发了概念上的困难,特别是关于观察者的作用以及量子领域和经典领域之间的区别。 细菌在进行观察吗? 复杂的机器呢?
多世界解决方案:没有坍缩,只有分裂
休·埃弗雷特三世在他的 1957 年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他认为波函数从不坍缩。 相反,当量子测量发生时,宇宙会分裂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不同的可能结果。 每个分支独立演化,每个分支中的观察者只感知到一个确定的结果,而不知道其他分支。
考虑一下薛定谔猫的经典例子。 在 MWI 的背景下,这只猫在观察之前既不是明确地活着也不是明确地死去。 相反,打开盒子的行为导致宇宙分裂。 在一个分支中,猫还活着;在另一个分支中,猫死了。 我们作为观察者也分裂了,我们中的一个版本观察到活猫,另一个版本观察到死猫。 两个版本都不知道另一个版本。 这个概念令人难以置信,但它巧妙地避免了波函数坍缩的需要以及观察者的特殊角色。
MWI 的关键概念和影响
1. 通用波函数
MWI 假设存在一个单一的通用波函数,它描述了整个宇宙,并根据薛定谔方程确定性地演化。 没有随机坍缩,没有特殊观察者,也没有外部影响。
2. 退相干
退相干是 MWI 中的一个关键机制。 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没有直接感知到宇宙的分支。 退相干源于量子系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量子相干性的快速丧失和不同分支的有效分离。 这种“有效分离”是关键。 这些分支仍然存在,但它们不再能够轻易地相互干扰。
想象一下将一块鹅卵石扔进平静的池塘。 涟漪向外扩散。 现在想象一下同时扔两块鹅卵石。 涟漪相互干扰,形成复杂的图案。 这就是量子相干性。 退相干就像将鹅卵石扔进非常波涛汹涌的池塘。 涟漪仍然存在,但它们很快被扰乱并失去相干性。 这种扰乱阻止我们轻易观察到宇宙不同分支的干涉效应。
3. 概率的错觉
MWI 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量子力学中感知到概率。 如果所有结果都实现了,为什么我们观察到某些结果比其他结果更频繁? MWI 的支持者认为,概率源于通用波函数的结构和每个分支的度量。 该度量通常(但并非普遍)被识别为波函数幅度的平方,就像在标准量子力学中一样。
这样想:想象一下,你在多重宇宙的所有分支中无限次地掷骰子。 虽然每个可能的结果都存在于某个分支中,但骰子落在“6”上的分支可能比落在其他数字上的分支更少(或具有更低的“度量”)。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主观上你觉得掷出“6”的概率较低。
4. 并非科幻意义上的平行宇宙
区分 MWI 与常见的科幻平行宇宙比喻至关重要。 MWI 中的分支不是可以轻易穿越的单独、断开的宇宙。 它们是同一底层现实的不同方面,独立演化,但仍然通过通用波函数连接。 在 MWI 框架内,在这些分支之间旅行(如科幻小说中描绘的那样)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行的。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想象每个“世界”都是一个完全独立且孤立的宇宙,就像行星绕不同的恒星运行一样。 一个更准确(但仍然不完美)的类比是想象一个单一的广阔海洋。 不同的分支就像海洋中不同的洋流。 它们是不同的并且朝不同的方向移动,但它们仍然是同一个海洋的一部分并且相互连接。 从一个洋流到另一个洋流的过渡并不像从一个星球跳到另一个星球那么简单。
支持和反对 MWI 的论点
支持的论点:
- 简单性和优雅性:MWI 消除了波函数坍缩和特殊观察者的需要,为量子力学提供了一个更精简和一致的框架。
- 确定性:宇宙根据薛定谔方程确定性地演化,消除了与波函数坍缩相关的随机性元素。
- 解决测量问题:MWI 提供了一种解决测量问题的方法,而无需引入特设的假设或修改量子力学。
反对的论点:
- 违反直觉:无限数量的分支宇宙的想法很难掌握,并且违背了我们的日常经验。
- 概率问题:解释 MWI 中概率的起源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并且受到持续的争论。 定义分支“度量”的不同方法会导致不同的预测。
- 缺乏经验证据:目前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 MWI,因此很难与其他解释区分开来。 支持者认为,原则上不可能获得直接证据,因为我们只能体验到宇宙的一个分支。
- 奥卡姆剃刀:有些人认为 MWI 违反了奥卡姆剃刀(简约原则),因为它引入了大量不可观察的宇宙来解释量子现象。
持续的辩论和批评
MWI 仍然是物理学和哲学界激烈辩论和审查的主题。 一些关键的持续讨论包括:
- 首选基础问题:哪些属性决定了宇宙的分支? 换句话说,什么构成导致分裂的“测量”?
- 度量问题:我们如何定义分支空间上的度量,以解释观察到的量子事件的概率?
- 意识的作用:意识在分支过程中发挥作用,还是仅仅是物理过程的结果? 虽然大多数 MWI 支持者拒绝意识的特殊作用,但这个问题仍然是哲学探究的主题。
- 可测试性:MWI 在原则上是否可测试,或者它仅仅是对量子力学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解释? 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潜在的实验测试,尽管它们具有高度推测性和争议性。
实际意义和未来方向
虽然 MWI 似乎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概念,但它对各个领域都有潜在的影响:
- 量子计算: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性质对于开发先进的量子计算技术至关重要。 MWI 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了解量子计算机如何执行经典计算机无法执行的计算。
- 宇宙学:MWI 可以应用于宇宙学模型,从而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产生新的见解。 例如,它可以为理解多重宇宙和泡泡宇宙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框架。
- 物理哲学:MWI 提出了关于现实的本质、确定性和观察者作用的深刻哲学问题。
考虑一下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 如果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具有真正量子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那么它的主观体验是否会与 MWI 预测的分支现实相符? 原则上,它是否能够获得对宇宙其他分支的一些意识?
与其他量子力学解释的比较
了解 MWI 与其他量子力学解释的比较非常重要:
- 哥本哈根解释:哥本哈根解释假设测量时波函数会坍缩,而 MWI 完全拒绝坍缩。
- 导波理论(玻姆力学):导波理论提出粒子具有确定的位置,并由“导波”引导。 相比之下,MWI 不假设确定的粒子位置。
- 一致历史:一致历史试图将概率分配给量子系统的不同可能历史。 MWI 为这些历史如何分支和演化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机制。
结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宇宙
多世界诠释为现实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大胆而发人深省的视角。 虽然它仍然是一个有争议且备受争议的解释,但它为测量问题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关于我们所居住宇宙的深刻问题。 无论 MWI 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的探索都迫使我们面对量子力学最深层的奥秘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所有可能性都实现了的核心思想非常强大。 它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直观理解,并鼓励我们跳出日常经验的局限进行思考。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不断加深,多世界诠释无疑将仍然是讨论和调查的中心主题。
延伸阅读
- Everett, H. (1957). 量子力学的“相对状态”公式。《现代物理评论》,29(3),454–462。
- Vaidman, L. (2021)。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在 E. N. Zalta (Ed.) 中,《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2021 年冬季版)。
- Tegmark, M. (2014)。 《我们的数学宇宙:我对现实终极本质的探索》。 阿尔弗雷德·A·克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