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探索评量与测验的原则,包括其类型、目的、最佳实践及全球伦理考量。本指南面向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及对教育测量感兴趣的人士。

理解评量与测验:全球教育工作者综合指南

评量与测验是教育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学习提供宝贵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并有助于课程评估。然而,“评量”和“测验”这两个术语经常被互换使用,导致混淆。本指南旨在厘清这些概念,探讨不同类型的评量与测验,讨论其目的,并为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有效和合乎伦理的实践提供最佳范例。

什么是评量?

评量是一个广义术语,涵盖了所有用于收集学生学习与发展信息的方法。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收集、分析和解释证据,以了解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以及能做什么。评量不限于正式测验;它包括用于监控学生进步和为教学提供信息的各种方法。

评量的主要特点:

什么是测验?

测验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评量,通常涉及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或程序来衡量知识、技能或能力。测验常用于评定成绩、做出分班决策或评估课程效果。虽然测验可以是宝贵的信息来源,但它们仅代表了更广泛的评量过程的一个方面。

测验的主要特点:

评量的类型

评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包括形成性与总结性、正式与非正式,以及标准参照与常模参照。

形成性评量

形成性评量旨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它用于监控学生的进步,识别优势和劣势领域,并相应地调整教学。形成性评量通常是低风险的,不用于评分目的。

形成性评量的例子:

总结性评量

总结性评量用于在一个单元、课程或项目结束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它旨在衡量整体成就并评定成绩。总结性评量通常是高风险的,对学生的最终成绩有重要影响。

总结性评量的例子:

正式评量

正式评量是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结构化、系统化方法。它们通常涉及标准化的工具、评分标准和预定的评估准则。

非正式评量

非正式评量是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非结构化、更灵活的方法。它们通常涉及观察、提问和非正式反馈。

标准参照评量

标准参照评量根据一套预定的标准或准则来衡量学生的表现。重点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特定的技能或知识。

例如:一份详细说明评估写作任务标准的评分量规。

常模参照评量

常模参照评量将学生的表现与一个更大的群体或常模进行比较。重点在于将学生与其同龄人进行排名。

例如:一项标准化测验,其中学生的分数与全国样本的分数进行比较。

评量与测验的目的

评量与测验在教育中服务于几个重要目的:

有效评量与测验的最佳实践

为确保评量与测验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遵循最佳实践至关重要:

处理评量中的偏差

评量中的偏差指的是系统性错误,这些错误不公平地使某些学生群体受益或处于不利地位。偏差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测验内容、施测程序和评分实践。处理评量中的偏差对于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至关重要。

评量中的偏差类型:

减少评量偏差的策略:

评量与测验中的伦理考量

伦理考量在评量与测验中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确保评量是公平、有效和可靠的,并且其使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福祉。

评量与测验中的关键伦理原则:

全球背景下的评量

在一个日益互联的世界中,考虑评量与测验的全球背景非常重要。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统使用多种评量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课程效果。像PISA和TIMSS这样的国际评量,为不同国家的学生成就提供了宝贵数据,并可用于为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信息。

全球背景下评量的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评量的未来

评量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教育不断变化的需求。一些新兴的评量趋势包括:

结论

评量与测验是有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解评量的原则,使用多种评量方法,并遵循最佳实践,教育工作者可以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宝贵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促进学生的成功。在全球背景下,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并开发对所有学生都公平公正的评量。随着评量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随时了解新兴趋势,并调整其实践以满足教育不断变化的需求。

通过采用一种全面且合乎伦理的评量方法,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能够赋能学生发挥其全部潜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