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學習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構建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健康、肥力和可持續性,從而帶來農業和環境效益。

全球有機質構建指南:豐富世界土壤

有機質是健康土壤的命脈。它是繁榮生態系統和高產農業的基石。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對於改善土壤結構、保水性、養分有效性和整體土壤健康至關重要。本綜合指南提供了在全球不同環境中構建有機質的實用策略,並考慮了不同的氣候、耕作系統和資源可用性。

為什麼有機質如此重要?

有機質由分解的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及其副產品組成,在以下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構建有機質的策略:全球視角

構建有機質並非一體適用的方法。最佳策略將取決於當地的氣候、土壤類型、耕作系統和可用資源。以下是一些全球適用的方法及其範例:

1. 堆肥

堆肥是將有機材料分解成富含養分的土壤改良劑的過程。它可以在家庭花園中進行小規模操作,也可以在農場和市政設施中進行大規模操作。

2. 覆蓋作物

覆蓋作物主要是為了改善土壤健康而種植的植物,而非為了收穫。它們可以用來增加有機質、抑制雜草、防止侵蝕和改善養分循環。

範例:在巴西,嚴重依賴覆蓋作物的免耕農業系統顯著改善了黃豆產區的土壤健康並減少了土壤侵蝕。

3. 免耕農業

免耕農業是一種不整地直接將作物種植到土壤中的系統。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土壤擾動,減少了侵蝕,保護了土壤水分,並促進了有機質的積累。

範例:在阿根廷,免耕農業已被廣泛採用,大大改善了土壤健康和作物產量。這種方法也正在非洲各國推廣,以應對土壤退化。

4. 施用糞肥

動物糞肥是有機質和養分的寶貴來源。它可以直接施用於土壤,也可以在施用前進行堆肥處理。

範例:在亞洲許多地區,特別是在水稻種植區,將牲畜糞肥納入稻田是一種維持土壤肥力的傳統做法。需要謹慎管理以避免過度的養分流失。

5. 農林複合經營

農林複合經營是將樹木和灌木整合到農業系統中。樹木可以提供多種益處,如增加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供遮蔭和封存碳。

範例:在亞馬遜雨林,農林複合經營系統被用來種植咖啡、可可和水果等作物,同時也保護了生物多樣性並改善了土壤健康。這些系統在可持續土地管理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6. 生物炭施用

生物炭是透過熱裂解從生物質中生產的一種似炭物質。它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保水性和碳封存。

範例:在亞馬遜盆地的研究表明,將生物炭施用於高度風化的土壤可以顯著提高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雖然普遍認為有益,但生物炭的生產必須負責任地進行,考慮生物質的可持續來源和適當的熱裂解技術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排放。

7. 少耕

與傳統耕作相比,少耕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土壤擾動。這有助於改善土壤結構、減少侵蝕並促進有機質積累。

範例:在歐洲,許多農民正在採用少耕措施以符合環境法規並改善土壤健康。這些措施通常與覆蓋作物相結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克服構建有機質的挑戰

雖然構建有機質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挑戰:

監測土壤有機質

定期監測土壤有機質水平對於追蹤進展和根據需要調整管理措施至關重要。土壤測試實驗室可以提供土壤有機碳的準確測量。對土壤結構和團聚體的視覺評估也可以提供寶貴的見解。

政策與激勵措施

政府政策和激勵措施在促進構建有機質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例子包括:

結論:全球的當務之急

在土壤中構建有機質是改善糧食安全、減緩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的全球當務之急。透過採用可持續的土壤管理措施和推廣支持土壤健康的政策,我們可以為子孫後代創造更具韌性和生產力的農業系統。這需要農民、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在全球範圍內建設更健康的土壤。投資於土壤健康的長期效益遠遠超過初期的挑戰,為全人類創造一個更可持續、更具韌性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