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探索社會性樸門的原則與實踐,在全球打造具韌性、公平且可再生的社群。學習將樸門設計應用於人類系統。

社會性樸門:在全球培育欣欣向榮的社群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通常與生態設計聯繫在一起,但其範疇遠不止園藝和可持續農業。社會性樸門將樸門的核心原則應用於人類系統的設計,旨在創建具韌性、公平且可再生的社群。這種整體方法認識到,人際關係、治理結構和社會互動是健康與可持續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麼是社會性樸門?

社會性樸門是基於樸門倫理和原則,對社會系統進行有意識的設計與實踐。它超越了物理景觀,觸及社群生活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層面。其目標是創建不僅可持續,而且能促進協作、合作與相互支持的社會結構。

其核心在於設計模仿自然生態系的人類系統,強調多樣性、相互依存和閉環反饋系統。正如健康的森林支持多樣的動植物生命一樣,一個健康的社群也支持多樣的技能、才華和觀點。

社會性樸門的倫理

社會性樸門建立在樸門永續設計的三個核心倫理基礎之上:

社會性樸門的原則

樸門永續設計的12個原則,最初是為陸地系統開發的,但可以有效地調整並應用於社會系統。以下是一些關鍵原則及其社會應用:

1. 觀察與互動 (Observe and Interact)

在進行任何改變之前,花時間仔細觀察社群內現有的社會動態、文化規範和權力結構。了解背景是設計有效干預措施的關鍵。

範例: 在印度一個為水資源短缺所苦的農村,在實施新的灌溉系統之前,先觀察傳統的水資源管理實踐和社群動態。這可能包括訪談長者,了解與水資源使用相關的現有社會階層,並找出已存在的非正式水資源分享協議。

2. 擷取與儲存能量 (Catch and Store Energy)

識別並利用社群內可用的資源,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這可能包括技能、知識、人際關係和財務資源。

範例: 阿根廷的一個社區創建了一個社群花園,利用閒置土地、志工勞力和捐贈的種子來提供新鮮農產品並建立社群聯繫。這也「擷取並儲存」了社群參與和熱情的能量,建立了社會資本。

3. 獲取產出 (Obtain a Yield)

確保系統產生能滿足社群需求的實質效益。這可能包括改善健康、增加收入、更強的社會聯繫或提升環境品質。

範例: 肯亞的一個合作社生產和銷售手工製品,為其成員創造收入並支持當地工匠。其產出不僅是財務上的,還包括保存傳統技能和促進經濟獨立。

4. 應用自我規範並接受回饋 (Apply Self-Regulation and Accept Feedback)

建立監控系統性能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的機制。這包括建立清晰的溝通管道、設定問責措施,並對建設性批評持開放態度。

範例: 丹麥的一個共居社區實施了一套回饋系統,以解決衝突並改善決策過程。這可能包括定期的社群會議、調查或調解會議。

5. 使用與重視可再生資源與服務 (Use and Value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優先使用可再生資源,並盡量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這包括利用當地的技能、知識和材料。

範例: 哥斯大黎加的一個社群使用當地採購的竹子建造房屋,並採用傳統的建築技術。這減少了建築對環境的影響,並支持了當地的就業。

6. 不產生廢棄物 (Produce No Waste)

設計能將浪費和污染降至最低的系統。這包括通過回收、堆肥和再利用資源來實現閉環。

範例: 日本的一個社區實施了全面的廢棄物管理系統,包括堆肥、回收和社群教育計畫。這減少了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並提升了環保意識。

7. 從模式到細節的設計 (Design From Patterns to Details)

從系統的整體設計開始,然後再處理具體細節。這確保了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目標和宗旨保持一致。

範例: 在設計一個新的社區中心之前,考慮社區的整體需求、可用資源和現有的社會基礎設施。這將有助於確保該中心的設計能滿足社區的特定需求。

8. 整合而非分離 (Integrate Rather Than Segregate)

創建能促進不同元素之間聯繫與協作的系統。這包括識別協同效應並建立互利關係。

範例: 加拿大的一所學校與當地農場合作,為學生提供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學習經驗。這將教育與現實世界的應用相結合,並培養了與土地的聯繫。

9. 使用小型且緩慢的解決方案 (Use Small and Slow Solutions)

從易於管理和調整的小規模項目開始。這允許在擴展到更大項目之前進行實驗和學習。

範例: 英國的一群鄰居在一塊空地上開始了一個小型的社群花園。這讓他們能夠嘗試不同的園藝技術,建立彼此的關係,並根據需要逐步擴大花園。

10. 利用與尊重多樣性 (Use and Value Diversity)

認可並頌揚社群內技能、才華和觀點的多樣性。這創造了一個更具韌性和適應性的系統。

範例: 德國的一個意願社群刻意招募來自不同背景、擁有廣泛技能和興趣的成員。這創造了一個更具活力和韌性的社群。

11. 利用邊緣並重視邊際效益 (Use Edges and Value the Marginal)

關注不同系統之間的邊緣和邊界。這些地方通常是最多產和最具活力的區域。

範例: 巴西的一個社群通過在鐵路線旁創建公園和社群花園,來振興一個被忽視的城市區域。這將一個邊緣空間轉變為充滿活力的社群活動中心。

12. 創造性地利用與回應變化 (Creatively Use and Respond to Change)

在面對變化時保持靈活和適應性。這包括對新思想持開放態度,嘗試不同的方法,並從錯誤中學習。

範例: 西班牙的一個合作社為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和新興技術而調整其商業模式。這使得該合作社能夠保持競爭力,並繼續為其成員提供利益。

社會性樸門的實際應用

社會性樸門可以應用於廣泛的社會系統,包括:

社會性樸門的實踐案例

以下是一些社會性樸門在全球應用的例子:

挑戰與機遇

實施社會性樸門可能充滿挑戰。一些常見的挑戰包括: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社會性樸門為創建更具韌性、公平和可再生的社群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通過將樸門倫理和原則應用於人類系統的設計,我們可以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茁壯成長的世界。

如何開始實踐社會性樸門

以下是您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和社群中開始應用社會性樸門的一些步驟:

  1. 自我教育: 學習更多關於樸門倫理、原則和設計過程的知識。
  2. 觀察您的社群: 花時間仔細觀察您社群中現有的社會動態、文化規範和權力結構。
  3. 識別需求與機會: 找出您社群中最迫切的需求,以及利用社會性樸門原則來解決這些需求的機會。
  4. 與他人連結: 尋找其他對社會性樸門感興趣的人,並組成讀書會或行動小組。
  5. 從小型開始: 從易於管理和調整的小規模項目開始。
  6. 實驗與學習: 樂於嘗試不同的方法並從錯誤中學習。
  7. 分享您的知識: 與他人分享您的知識和經驗,以幫助傳播關於社會性樸門的資訊。

進一步學習的資源

以下是一些關於社會性樸門的進一步學習資源:

結論

社會性樸門為創建更具韌性、公平和可再生的社群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框架。通過將樸門倫理和原則應用於人類系統的設計,我們可以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茁壯成長的世界。這是一段持續學習、適應和協作的旅程,其潛在的回報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