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探索文化工具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方法以及保护我们共同全球遗产的国际倡议。
守护共同遗产:文化工具保存全球指南
从广义上讲,文化工具不仅包括传统工艺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实体工具,还包括与其创造和使用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实践。保护这些工具对于理解我们的过去、维护文化认同以及激励后代至关重要。本指南探讨了文化工具保护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了各种保护方法,并重点介绍了致力于保护我们共同全球遗产的国际倡议。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工具?
保护文化工具能带来诸多益处:
- 历史理解:工具为了解过去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结构提供了见解。审视一把18世纪英国铁匠的锤子或一台前殖民时期秘鲁的织布机,可以让我们与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建立起切实的联系。
- 文化认同:工具通常体现了特定社区或地区的独特技能和传统。保护这些工具有助于维护文化认同,防止宝贵知识的流失。例如,日本传统木工(kumiko,即“组子”)中使用的复杂工具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美学和精湛的工艺。
- 教育资源:被保存下来的工具是学生、研究人员和公众的宝贵教育资源。展示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可以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创新灵感:研究传统工具可以为当代设计师和工程师带来灵感。这些工具所展示的独创性和智慧,可以为创造可持续和高效的技术提供宝贵的经验。例如,古代波斯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qanat,即“坎儿井”)因其可持续的水收集技术而正被重新研究。
- 经济机遇:以保存完好的工具和工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可以为当地社区创造经济机会。传统工艺的展示和手工艺品的销售可以支持地方经济,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工具的类型
文化工具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
- 农业工具:犁、镰刀、播种机以及其他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工具。
- 手工艺工具:织布机、纺车、陶轮、木工工具和金工工具。
- 家用工具:炊具、清洁用具和家具制作工具。
- 乐器:笛子、鼓和弦乐器等传统乐器。
- 宗教器物:用于宗教仪式和典礼的物品。
- 传统医药工具:传统治疗实践中使用的器械和容器。
- 艺术工具:艺术家和雕塑家使用的画笔、凿子和其他工具。
文化工具保护面临的威胁
文化工具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
- 环境因素:湿度、温度波动、光照和污染会损坏木材、金属、纺织品和皮革等材料。
- 虫害侵扰:昆虫和啮齿动物会对有机材料造成重大损害。
-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和火灾会摧毁或损坏文化工具藏品。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的毁灭性火灾突显了文化遗产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 忽视与管理不善:不当的储存、处理和展示方式会加速其老化。
- 盗窃与蓄意破坏:文化工具可能被盗窃或破坏,尤其是在安保措施薄弱的地区。
- 资金短缺:保护工作资金不足会阻碍修复工作并限制必要资源的获取。
- 传统知识的流失:随着传统手工艺的衰落,与文化工具创造和使用相关的知识也可能随之消失。
保护文化工具的方法
有效的文化工具保护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法,包括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文献记录和社区参与。
1. 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专注于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的老化。关键策略包括:
- 环境控制:维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至关重要。理想条件因材料而异,但通常建议温度为18-22°C(64-72°F),相对湿度为45-55%。博物馆通常使用气候控制系统来调节这些因素。
- 光照管理:光照,特别是紫外线(UV)辐射,会导致材料褪色和弱化。应在窗户和照明设备上安装紫外线滤光片。敏感物品应存放在黑暗中或在低光照水平下展示。
- 虫害管理:实施综合虫害管理(IPM)计划至关重要。这包括监测害虫、识别潜在入侵点以及使用无毒的害虫控制方法。定期清洁和检查储存区域有助于防止虫害。
- 妥善储存:物品应存放在无酸盒、档案级薄纸和其他惰性材料中。架子应坚固且井然有序。重物应放在下层架子上以防意外。
- 操作规程:为处理文化工具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处理物品时应戴手套,避免不必要地触摸表面。移动物品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并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操作技术培训。
2. 主动性保护
主动性保护涉及直接干预以稳定和修复受损物品。这项工作应由训练有素的修复师进行。
- 清洁:清除表面污垢可以改善物品的外观并防止进一步老化。修复师使用专门的清洁技术和材料以避免损坏物品。例如,精细的纺织品可能会用软刷和带有HEPA过滤器的吸尘器进行清洁。
- 加固:可能需要对脆弱或受损的区域进行加固,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可能包括固化剥落的油漆、修复破损的木材或加固脆弱的纺织品。修复师尽可能使用可逆的材料和技术。
- 修复:修复破损或损坏的物品可以恢复其功能和美学价值。修复应使用与原始材料兼容的材料进行。
- 重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重建物品缺失或损坏的部分。这应基于历史证据,并仔细考虑物品的原始外观。
3. 文献记录
全面的文献记录对于文化工具保护至关重要。这包括:
- 影像记录:在修复处理之前、期间和之后拍摄高质量的物品照片。这些照片提供了物品状况及其任何变化的视觉记录。
- 文字记录:为每个物品创建详细的文字记录,包括其历史、材料、状况和处理过程。这些记录应存储在安全且易于访问的数据库中。
- 3D扫描与建模:创建物品的数字模型可以提供其形状和尺寸的详细记录。这些模型可用于研究、教育和虚拟重建。
- 口述历史:记录那些了解文化工具创造和使用知识的个人的口述历史。这些口述历史可以提供宝贵的背景信息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4. 社区参与
让当地社区参与对于文化工具的长期保护至关重要。这可以包括:
- 基于社区的保护:培训当地人员掌握基本的保护技术,以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社区中照管文化工具。
- 教育项目:为学校和公众开发教育项目,以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 文化旅游:推广以保存完好的工具和工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这可以为当地社区创造经济机会,并鼓励他们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
- 合作项目:与当地组织和社区团体合作开展保护项目。这有助于确保保护工作具有文化敏感性并满足社区的需求。
文化工具保护的国际倡议
一些国际组织和倡议致力于支持世界各地的文化工具保护工作: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科文组织通过其世界遗产项目和其他倡议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承认了保护与文化工具相关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
-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ICOM是一个由博物馆专业人士组成的全球网络,致力于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ICOM为博物馆专业人士提供资源、培训和道德准则。
- 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ICCROM是一个政府间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供培训、研究和技术援助。
- 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支持保护世界各地濒危的文化遗产地。
- 史密森尼学会:史密森尼学会是美国一个致力于公共教育、研究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机构。其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文物。
文化工具保护案例研究
世界各地成功的文化工具保护倡议案例:
- 日本传统工艺的保护(日本):日本在保护其传统工艺及相关工具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为工艺大师提供支持,并鼓励将传统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指定“人间国宝”等举措有助于认可和保护重要的工艺传统。
- 澳大利亚原住民岩画的保护(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岩画遗址包含了关于澳大利亚土著人历史和文化的宝贵信息。保护工作的重点是保护这些遗址免受环境破坏、蓄意破坏和不当开发。涉及土著社区的合作项目对于成功保护这些遗址至关重要。
- 兵马俑的修复(中国):中国的兵马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持续的保护工作侧重于稳定和修复陶俑,并保护它们免受环境损害。修复师的细致工作揭示了关于古代中国工匠使用的建造和彩绘技术的宝贵信息。
- 安第斯纺织品的保护(秘鲁):传统的安第斯纺织品是秘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工作的重点是记录纺织技术、保护脆弱的纺织品,并支持当代织工的工作。像库斯科传统纺织中心(Centro de Textiles Tradicionales del Cusco)这样的组织致力于促进传统编织实践的保护和复兴。
- 伊朗格什姆岛传统三角帆船建造工艺的保护(伊朗):伊朗格什姆岛的传统三角帆船建造工艺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包括支持现存的造船工匠、记录他们的技术,以及向年轻一代推广这一传统。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在文化工具保护方面已取得进展,但仍有许多挑战存在:
- 资金短缺:许多文化遗产机构面临资金短缺,这限制了它们开展保护工作的能力。
- 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训练有素的修复师和其他文化遗产专业人员短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地和物品构成了新的威胁。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和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损坏或摧毁文化资源。
- 全球化:随着人们采用新技术和生活方式,全球化可能导致传统技能和知识的流失。
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的工作应侧重于:
- 增加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政府、基金会和私人捐助者需要增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
- 扩大文化遗产专业人员的培训机会:需要更多的培训项目来培养下一代修复师和其他文化遗产专业人员。
- 制定可持续的保护策略:保护策略应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并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 促进文化遗产教育:教育项目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鼓励人们支持保护工作。
- 促进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对于分享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知识、资源和最佳实践至关重要。
结论
文化工具保护对于理解我们的过去、维护文化认同和激励后代至关重要。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方法、让当地社区参与并支持国际倡议,我们可以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受到保护。保护文化工具不仅仅是保存物品,更是守护定义人类的故事、技能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