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探索不断发展的储能技术、其应用以及它们在构建可持续全球能源未来中的作用。

赋能未来:全球储能解决方案指南

储能解决方案正在迅速改变全球能源格局。随着世界向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转型,高效、有效地储存能源的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本综合指南探讨了各种储能技术、其应用以及它们在为全人类构建一个有弹性、脱碳的能源未来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何储能至关重要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带来了一个重大挑战。储能作为一种缓冲,可以平滑这些能源固有的供需波动。这确保了即使在没有阳光或风力不足时,也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

除了平滑间歇性,储能还提供了诸多益处:

储能技术类型

现有多种多样的储能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最佳选择取决于应用、储能容量、放电持续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电池储能

电池储能是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为各种应用提供了通用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电池技术。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到电网级储能的各种领域。

示例:南澳大利亚州的 Hornsdale Power Reserve 项目由特斯拉锂离子电池供电,已证明其能够快速响应电网扰动,防止停电并为消费者节省资金。同样,加利福尼亚州也部署了大型项目,以在高峰时段支持电网,减少对天然气调峰电厂的依赖。在全球范围内,像宁德时代(CATL)、LG化学(LG Chem)和松下(Panasonic)等公司是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不同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将能量储存在液体电解质中,这些电解质通过电化学电池堆进行泵送。这使得能量容量和功率可以独立扩展,使其非常适合长时储能应用。

示例:全球范围内正在试点和部署各种液流电池项目,特别是在电网级储能和微电网应用中。像住友电工(Sumitomo Electric)、Primus Power 和 ESS Inc. 等公司正在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稳定等多种应用开发和部署液流电池系统。中国正加大对液流电池技术的投资,将其作为其能源转型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他电池技术

其他电池技术,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也用于特定的储能应用。铅酸电池常用于备用电源系统和离网储能,而钠离子电池正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低成本替代品而兴起。持续的研发工作正在不断提高这些技术的性能和成本效益。

抽水蓄能 (PHS)

抽水蓄能是最古老、最成熟的储能形式,占全球电网级储能容量的大部分。它包括在非高峰时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并在高峰需求时放水发电。

示例: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建有大型抽水蓄能设施。中国正在大力投资抽水蓄能,以支持其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容量。这些设施提供了显著的电网稳定性和长时储能能力。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 Bath County 抽水蓄能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设施之一。

储热技术 (TES)

储热技术以热或冷的形式储存能量。它可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建筑供暖和制冷、工业过程以及聚光太阳能发电。

示例:TES 系统在全球各种气候条件下都有使用。在炎热气候中,TES 系统可以在夜间储存冷冻水,用于白天为建筑物降温,从而减少高峰电力需求。在寒冷气候中,TES 系统可以储存来自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用于空间供暖。丹麦等国家正在探索包含 TES 的大型区域供热系统,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排放。聚光太阳能 (CSP) 发电厂利用 TES 储存太阳能,以便在没有阳光时也能发电。

压缩空气储能 (CAES)

压缩空气储能涉及压缩空气并将其储存在地下洞穴或地上储罐中。在高峰需求期间,压缩空气被释放并加热,然后用于驱动涡轮机发电。

示例: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运营着 CAES 发电厂。虽然这项技术的部署范围不如抽水蓄能广泛,但它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潜力,特别是在具有合适地质构造的地区。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A-CAES) 的进步——该技术储存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正在提高这项技术的效率。

其他储能技术

其他几种储能技术正在开发中,包括:

储能的应用

储能正在改变各个行业和应用,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电网级储能

电网级储能在整合可再生能源、增强电网稳定性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电力公司能够在低需求时期储存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并在高峰需求时期释放,从而平滑供需平衡。

示例:世界各地正在部署大型电池储能项目,以支持电网现代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这些项目通常涉及电力公司、储能开发商和技术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电网级电池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正在大规模部署储能以支持其可再生能源目标。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大力投资电网级储能,以增强电网稳定性并促进能源转型。

微电网

微电网是可以独立于主电网运行的局部能源网。储能是微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使其能够为社区、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可靠和有弹性的电力。

示例:带有储能的微电网正在全球的偏远社区、岛屿和军事基地部署。这些微电网通常结合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并提高能源安全。例如,一些岛屿国家正在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微电网,以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大学校园和工业园区也正在实施微电网,以提高能源弹性和可持续性。

工商业 (C&I) 储能

工商业企业可以通过储能降低能源成本、改善电能质量和增强弹性。储能系统可用于削峰填谷、需求响应和备用电源。

示例:像制造厂和数据中心这样能耗高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储能来减少电费。通过在非高峰时段储存能源并在高峰时段使用,它们可以降低需量电费并减少总体能源成本。储能还可以在电网中断时提供备用电源,确保业务连续性。像特斯拉(Tesla)、Stem 和 Enel X 等公司为工商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储能解决方案。在德国和澳大利亚,工商业企业正在安装储能,以减少受高电价的影响,并支持本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整合。

住宅储能

住宅储能允许房主储存白天产生的多余太阳能并在夜间使用,从而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并降低电费。它还可以在停电期间提供备用电源。

示例:住宅储能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在电价高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房主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旁边安装电池储能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自发自用。政府激励措施和电池价格的下降正在推动住宅储能的普及。像特斯拉(Tesla)、LG化学(LG Chem)和 Sonnen 等公司为房主提供住宅电池储能解决方案。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高昂的零售电价和慷慨的上网电价补贴使“太阳能+储能”的住宅系统具有经济吸引力。

电动汽车 (EV) 充电

储能在支持日益普及的电动汽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用于在公共充电站提供快速充电,减少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并实现车辆到电网 (V2G) 的应用。

示例:快速充电站通常集成储能系统,以减轻对本地电网的压力,并提供更可靠、更具成本效益的充电体验。V2G 技术允许电动汽车在高峰需求期间将能量输回电网,提供电网服务,并可能为电动汽车车主创造收入。许多国家正在试点 V2G 项目,以探索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资源的潜力。像 Nuvve 和 Fermata Energy 这样的公司正在开发 V2G 技术,并与电力公司合作实施 V2G 项目。

挑战与机遇

虽然储能带来了显著的好处,但要释放其全部潜力,仍需应对一些挑战。

成本

储能成本,特别是电池储能的成本,仍然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然而,近年来,受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竞争加剧的推动,电池价格一直在迅速下降。预计未来几年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使储能与传统能源相比更具竞争力。

政策和监管框架

清晰且支持性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对于鼓励储能投资至关重要。这包括为储能部署提供激励、简化许可流程以及制定适应储能系统的电网互联标准。许多国家正在实施支持储能的政策,如税收抵免、补贴和强制性规定。还需要进行监管改革,以确保储能能够有效地参与电力批发市场。

技术创新

持续的技术创新对于提高储能技术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研发工作重点在于开发新的电池化学体系、改进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探索替代储能技术。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和氢储能等领域的创新可能会在未来对储能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供应链安全

确保储能技术所用关键材料的安全和多元化供应链至关重要。这包括使锂、钴、镍和电池中使用的其他材料的来源多样化。目前正在努力为这些材料开发更可持续和合乎道德的采购实践,以及在电池寿命结束时回收和再利用电池组件。

储能的未来

储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增长,对储能的需求将变得更加关键。储能的未来将由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市场动态共同塑造。

部署规模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容量将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增长将由电池价格下降、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支持性政府政策等因素驱动。储能将部署于各个领域,从电网级应用到住宅和商业建筑。

技术多样化

储能格局可能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将有更广泛的技术争夺市场份额。虽然锂离子电池在短期内仍将是主导技术,但预计液流电池、氢储能和储热技术等其他技术将在特定应用中获得更多关注。

智能电网和微电网

储能将是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关键推动者。这些先进的能源系统将利用储能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弹性和效率。储能还将促成屋顶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的整合。

万物电气化

储能将在包括交通、供暖和工业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电气化中发挥关键作用。电池储能将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而储热技术将为建筑物提供供暖和制冷。储能还将促成工业过程的电气化,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结论

储能解决方案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生产、分配和消费能源的方式。通过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增强电网稳定性以及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储能正在为实现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更有弹性的能源未来铺平道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储能将成为全球能源系统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赋能社区、企业和个人拥抱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通往可持续能源未来的旅程是一项全球性的努力,而储能是我们武器库中的一个关键工具。通过拥抱创新、促进合作和实施支持性政策,我们可以释放储能的全部潜力,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由清洁可靠能源驱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