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理和建筑改造,实现建筑物的自然供暖,从而减少能耗,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利用建筑改造实现自然供暖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能源成本不断上涨的时代,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已成为创建可持续和节能建筑的关键方法。这种建筑策略利用太阳能提供自然供暖,减少对传统供暖系统的依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并非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它需要仔细考虑当地气候、建筑朝向和材料选择。本综合指南将探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能有效利用太阳能的建筑改造方法。
理解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则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则:
- 太阳能增益:通过朝南的窗户(北半球)或朝北的窗户(南半球)捕获阳光。目标是在供暖季节最大限度地增加进入建筑物的太阳辐射。
- 蓄热体:利用能够吸收、储存和缓慢释放热量的材料。常见的蓄热材料包括混凝土、砖、石头和水。
- 隔热:通过对墙壁、屋顶和地板进行适当的隔热,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量损失。隔热有助于保持通过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并减少对补充供暖的需求。
实现自然供暖的关键建筑改造
1. 建筑朝向
建筑朝向可以说是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在北半球,建筑物的长轴应东西向布置,其主要玻璃(窗户)朝南。这可以在冬季太阳位置较低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能。在南半球则相反,主要玻璃应朝北。
示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北半球),一栋长边朝南设计的房屋在冬季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将远多于南北朝向的房屋。
2. 窗户布局和尺寸
策略性的窗户布局对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同时减少热量损失至关重要。朝南的窗户尺寸应适当,以捕获足够阳光而不在温暖时期造成过热。屋檐悬挑或遮阳装置有助于在夏季太阳位置较高时控制太阳能增益。在寒冷气候下,带有低辐射(low-E)涂层的三层玻璃窗可以减少通过玻璃的热量损失。
示例: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南半球)的一栋建筑需要朝北的窗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阳光。这些窗户可能需要外部遮阳以防止夏季过多的热量增益。
3. 蓄热体整合
蓄热材料在调节室内温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材料在白天吸收多余的热量,在夜间缓慢释放,有助于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蓄热体可以融入地板、墙壁甚至家具中。直接增益型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利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蓄热体,而间接增益型系统则使用位于玻璃和生活空间之间的蓄热体。
示例:朝南阳光房中的混凝土地板可以在白天吸收阳光,并在整个夜晚释放热量,从而调节温度波动。
4. 隔热与气密性
适当的隔热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和最大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墙壁、屋顶和地板应充分隔热,以防止冬季热量散失。气密性处理同样重要,以防止空气泄漏,因为泄漏会显著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效率。一个隔热和气密性良好的建筑能更有效地保持热量,并需要更少的补充供暖。
示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栋房屋,墙壁和屋顶需要高水平的隔热来抵御寒冷的冬季温度,并保持通过被动式太阳能策略获得的热量。
5. 屋檐悬挑与遮阳装置
屋檐悬挑和遮阳装置对于防止夏季过热至关重要。这些建筑特征可以阻挡直射阳光进入建筑,减少太阳能增益,并维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屋檐悬挑的尺寸和角度应根据所在地的纬度和全年太阳路径仔细计算。落叶树木也可以提供季节性遮阳,夏季阻挡阳光,冬季让阳光通过。
示例:在埃及开罗的一栋建筑可能需要深远的屋檐悬挑或外部百叶窗,以抵御强烈的夏季阳光并防止过多的热量增益。
6. 特朗布墙(Trombe Wall)
特朗布墙(Trombe wall)是一种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由一面深色的混凝土或砖石墙体组成,墙体与玻璃之间有空气间层隔开。阳光穿过玻璃加热墙体表面。热量随后通过墙体传导并辐射到生活空间。墙体顶部和底部的通风口可以打开,以形成对流气流,进一步增强供暖效果。
示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一栋建筑南侧的特朗布墙可以在冬季提供显著的被动式供暖,从而减少对传统供暖系统的需求。
7. 阳光房(日光室)
阳光房,也称为日光室或温室,是附属于建筑物的玻璃空间,用于捕获太阳能。阳光房可以提供被动式供暖、自然采光和舒适的生活空间。来自阳光房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口、风扇或蓄热体传递到建筑物的其余部分。
示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栋住宅附属的阳光房可以在过渡季节(春季和秋季)提供被动式供暖,并全年作为一个明亮宜人的生活空间。
8. 反射表面
反射表面,如浅色屋顶和墙壁,有助于在夏季减少热量增益。这些表面将阳光反射开,防止其被吸收并转化为热量。反射表面还可用于将阳光引入室内空间,增强自然采光并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示例:在希腊雅典,建筑物的白色屋顶有助于反射阳光,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使建筑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凉爽。
气候考虑与区域适应性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必须适应每个地点的具体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的气候需要不同的策略来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减少热量损失和防止过热。
- 寒冷气候:重点通过大面积的朝南窗户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并结合大量的蓄热体。高水平的隔热和气密性对于保温至关重要。
- 温和气候:平衡太阳能增益与遮阳策略,以防止夏季过热。利用蓄热体来调节温度波动。
- 炎热干旱气候:通过小窗户、遮阳装置和反射表面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能增益。利用蒸发冷却和自然通风来保持建筑凉爽。
- 炎热潮湿气候:重点关注自然通风和遮阳以减少热量增益。使用不蓄热的轻质建筑材料。可能还需要除湿策略。
示例:在冰岛雷克雅未克,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必须优先考虑在短暂的冬季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并提供卓越的隔热性能以抵御严寒。三层玻璃窗和厚重的隔热墙至关重要。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优点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具有广泛的优点,包括:
- 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利用太阳能供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可以显著减少对传统供暖系统的依赖并降低能源账单。
- 降低碳足迹:减少能源消耗意味着更小的碳足迹和更可持续的建筑。
- 提升室内舒适度: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水平,可以创造一个更舒适、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 增加房产价值:节能住宅越来越受欢迎,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可以增加房产的价值。
- 增强自然采光: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通常包含大窗户和天窗,可以增强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挑战
虽然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 设计复杂性: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需要仔细规划,并考虑气候、建筑朝向和材料选择等多种因素。
- 初始投资成本:融入被动式太阳能功能可能会增加建筑的初始建造成本。
- 可能导致过热:如果设计不当,被动式太阳能系统可能导致夏季过热。
- 适用性有限: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建筑类型或地点。
- 需要专业知识:设计一个有效的被动式太阳能系统需要建筑学、工程学和建筑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全球案例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则已在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中成功实施:
- 英国伦敦的贝丁顿零能耗发展项目(BedZED):这个生态村结合了被动式太阳能供暖、自然通风和雨水收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
- 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市的“地球之舟”(Earthships):这些离网住宅由回收材料建造,利用被动式太阳能供暖、雨水收集和太阳能发电。
- 德国的被动房(Passive House)标准:这个严格的能效标准倡导被动式太阳能设计、高水平的隔热和气密性施工。
- 中东地区的传统庭院住宅:这些住宅利用庭院提供自然通风和遮阳,在炎热干旱的气候中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 美国纽约市的 Solaire 大楼:首批绿色高层住宅楼之一,设计中融入了节能特性,包括被动式太阳能策略。
结论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是创建可持续和节能建筑的强大工具。通过理解太阳能增益、蓄热体和隔热的基本原则,并结合适当的建筑改造,可以利用太阳能提供自然供暖,减少对传统供暖系统的依赖。尽管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存在一些挑战,但其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足迹和提高室内舒适度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可持续建筑领域一项值得的投资。仔细的规划、气候考虑和专业知识对于成功实施至关重要。随着世界继续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挑战,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将在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操作的见解:研究您当地的气候和建筑朝向,以确定最适合您所在地区的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咨询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方面经验丰富的建筑师或建筑专业人士,为您的住宅或建筑制定定制计划。
延伸阅读:探索被动房研究所(Passive House Institute)、美国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等组织以及您当地的建筑规范中的资源,以获取有关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的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