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力量。学习如何利用太阳能为您的建筑自然供暖,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影响。一份全球性指南。
利用太阳能:自然建筑供暖的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综合指南
在我们追求可持续生活和能源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着眼于复杂的技术和未来的创新。然而,为住宅供暖的最优雅、有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之一,却与建筑本身一样古老。这是一种不依赖机械系统或光伏板,而是通过智能和有意识地利用太阳免费、丰富的能源的设计哲学。这就是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世界。
其核心在于,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旨在创造出一座能充当自身太阳能集热器和热分配系统的建筑。这个概念早于现代工程学,在古希腊阳光普照的建筑和北美洲普韦布洛先民的悬崖居所中都可见一斑,他们巧妙地调整住宅朝向以捕捉冬日的阳光。如今,这些古老的原则经过现代建筑科学的提炼,创造出的住宅不仅极其舒适、运营成本低廉,而且具有韧性并对环境负责。本综合指南将探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核心信条、关键组成部分及全球应用,助您驾驭太阳永恒的力量。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五大核心原则
与使用水泵和控制器的主动式太阳能系统(如屋顶太阳能集热板)不同,被动式太阳能系统没有活动部件。建筑本身就是系统。其成功取决于五个基本原则的和谐统一。缺少任何一个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 1. 采光口(集热器):这指的是朝向赤道的大面积玻璃区域(北半球朝南,南半球朝北),它允许角度较低的冬季阳光进入建筑。
- 2. 吸热体:这是蓄热体的坚硬、深色表面,位于阳光直射的路径上。它吸收射入的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 3. 蓄热体:这些是致密的材料——通常是混凝土、砖、石头,甚至水——被放置用来吸收和储存来自吸热体的热量。这些储存的热量在太阳下山后很长时间内仍能保持建筑温暖。
- 4. 分配:这是收集到的太阳热量从其收集和储存点循环到建筑不同区域的方法。这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自然发生。
- 5. 控制:这或许是实现全年舒适最关键的因素。它涉及一些策略,例如尺寸合适的屋顶挑檐和遮阳设备,以阻挡角度较高的夏季阳光,防止建筑过热。
关键部件解析:被动式太阳能住宅的剖析
理解这五个原则是第一步。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在建筑设计中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的具体部件。
集热器:通过玻璃窗优化太阳能得热
窗户是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然而,并非任何窗户都可以。关键在于策略性的布置和规格。
朝向决定一切: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绝大部分玻璃窗应朝向赤道(北半球朝南,南半球朝北)。这种朝向可以在最大化吸收冬季低角度阳光热量的同时,更容易遮挡夏季高角度的阳光。东西朝向的窗户应尽量减少,因为它们会在夏天的早晨和下午引起过热,而北向窗户(在北半球)几乎接收不到直射阳光,是热量流失的主要来源。
窗户技术:现代玻璃技术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需要理解的关键术语有:
- 太阳能热增益系数 (SHGC):它衡量有多少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对于您主要的朝赤道窗户,您需要一个高SHGC(例如,高于0.6)以尽可能多地获得免费热量。对于东、西和朝极地窗户,则需要一个低SHGC以防止不必要的热量增益。
- U值(或U系数):它衡量窗户防止热量逸出的能力。U值越低,意味着隔热性能越好。被动式太阳能住宅中的所有窗户,无论朝向如何,都应具有非常低的U值(通过双层或三层玻璃、氩气等惰性气体填充以及热断桥窗框实现)。
- Low-E涂层:这些微观金属涂层可以进行微调。高太阳能增益的Low-E涂层非常适合朝赤道的窗户,因为它允许短波太阳辐射进入,但阻止长波热量辐射出去。低太阳能增益的Low-E涂层则用于其他窗户以反射热量。
吸热体与蓄热体:捕获和储存热量
让阳光进来只是战斗的一半。您需要一种方法来捕获和储存这些能量。这是蓄热体的任务。蓄热体就像您家的“热电池”。
材料:蓄热体的最佳材料是致密且具有高比热容的。常见的选择包括:
- 现浇混凝土地板
- 内墙上的砖或石材饰面
- 夯土或土坯墙
- 水容器(效果惊人,但在美学上不太常见)
位置和属性:对于直接得热系统,蓄热体必须位于冬季阳光的直射路径上。一个铺有深色瓷砖或石板的阳光照射下的混凝土地板就是一个经典例子。表面应相对较暗以有效吸收热量,但又不能太暗以至于产生眩光。混凝土地板的理想厚度通常为10-15厘米(4-6英寸)。对于砌体墙,20-30厘米(8-12英寸)通常就足够了。蓄热体太少会导致过热和夜间快速降温;蓄热体太多则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充电”,让人感觉持续寒冷。
分配系统:自然地传播温暖
一旦热量被吸收和储存,它需要被分配到整个生活空间,以提供均匀的舒适感。这通过三种自然的物理过程发生,无需风扇或机械设备。
- 辐射:蓄热体(地板和墙壁)的温暖表面直接向房间里的人和物体辐射热量,就像您从篝火中感受到的温暖一样。这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热量形式。
- 对流:与阳光照射的温暖表面接触的空气被加热,密度变小并上升。这些较暖的空气循环到房屋较冷的部分,取代了较冷、密度较大的空气,后者则下沉到温暖的表面被加热。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缓慢移动的对流循环。开放式布局非常有益,因为它们允许这些气流无障碍地移动。
- 传导:热量通过蓄热体本身缓慢传导。例如,太阳可能加热混凝土地板的顶面,这些热量会缓慢向下传导,并在数小时后释放出来。
控制机制:防止过热问题
对于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一个常见的担忧是夏季过热。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使这不成问题。控制主要通过遮阳和通风来实现。
策略性遮阳:被动式太阳能控制的魔力在于理解太阳的路径。夏天,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很高。冬天,它位置很低。在住宅朝赤道的一侧,一个经过精确计算的屋顶挑檐可以被设计成完美地阻挡夏季高角度的太阳光照射到窗户,同时允许冬季低角度的太阳光从下方射入。其他遮阳策略包括:
- 遮阳篷和藤架
- 外部百叶窗或卷帘
- 种植落叶树,它们在夏天提供浓密的树荫,在冬天落叶让阳光通过。
自然通风:在过热期间,有效的通风是关键。设计交叉通风,在房屋相对的两侧设置可开启的窗户,让微风吹走热空气。也可以利用“烟囱效应”,即低处窗户让冷空气进入,高处窗户(如高侧窗)让热空气逸出,形成自然的烟囱效果。
隔热与气密性:必须记住,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只有在高度隔热和气密的建筑围护结构中才有效。隔热层在冬季保持收集的热量,在夏季阻挡不想要的热量。气密性防止了会抵消系统增益的穿堂风。
被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类型:实践概述
虽然原则是普适的,但它们可以配置成三种主要的系统类型,每种都有其优缺点。
直接得热:最简单的方法
这是最常见和最直接的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类型。阳光通过朝赤道的窗户进入,直接照射到融入生活空间的蓄热体上,通常是地板和/或内墙。空间本身集太阳能集热器、储热和分配系统于一体。
- 优点:设计简单,成本效益高,并提供开放感,拥有充足的日光和视野。
- 缺点:可能会有眩光问题,紫外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坏家具和织物。如果没有足够的蓄热体,空间可能会经历较大的昼夜温差。
间接得热:特朗布墙
以其发明者法国工程师费利克斯·特朗布(Félix Trombe)命名,该系统使用一个蓄热墙来收集和释放热量。在朝赤道的一侧建造一堵厚(20-40厘米)的砌体墙,在其前方2-15厘米处安装一块玻璃板,形成一个空气间隙。太阳加热墙体涂成深色的外表面。这些热量然后缓慢地穿过墙体,在数小时后辐射到室内。
- 优点:极大地减少了眩光和紫外线损害。它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时间延迟,在傍晚最需要热量时释放。它能创造非常稳定的室内温度。
- 缺点:比直接得热系统建造成本更高。它可能会阻挡视线和光线,除非在墙体本身中加入窗户。
隔离得热:阳光房或太阳能温室
在这个系统中,太阳能的收集和储存与主要生活空间隔离开来,位于一个单独的房间,如阳光房或附加温室。这个空间收集大量热量,然后可以通过通风口、门或风扇转移到主屋。分隔阳光房和主屋的墙通常是蓄热墙。
- 优点:非常善于收集大量热量。作为主屋的热缓冲区域。可以兼作宜人的生活区或全年种植植物的空间。
- 缺点:是三种系统中最复杂和最昂贵的。需要居住者主动管理(例如,开关门/通风口)以控制热流,并防止阳光房和主屋都过热。
为您的气候而设计:全球视角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不是一个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这些原则必须根据当地气候进行调整。在寒冷气候中有效的方法在热带地区将是一场灾难。
寒冷和温带气候(例如,加拿大、北欧、中国部分地区)
在这里,主要目标是最大化冬季太阳能得热并最小化热量损失。 策略:非常大的朝赤道玻璃窗(直接得热很受欢迎),高水平的连续隔热(通常超过规范要求),极高的气密性,以及紧凑的建筑形式以减少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源于德国的被动房(Passivhaus)标准是这种方法在寒冷气候中完善的典范,通常可将供暖需求减少90%。
炎热干旱气候(例如,中东、北非、澳大利亚)
这里的目标正好相反:最小化白天的太阳能得热并促进夜间降温。这些原则被反向应用以实现被动降温。 策略:厚重的墙体(如传统的土坯或夯土)产生热延迟,吸收白天的热量,保持室内凉爽。窗户小而深凹,并有良好遮阳。庭院创造了阴凉的微气候。夜间通风降温,即夜间打开窗户以排出热量并冷却蓄热体,是一项关键策略。
炎热潮湿气候(例如,东南亚、中美洲、赤道非洲)
在这些地区,高湿度妨碍了有效的蒸发或辐射冷却。主要目标是最小化所有太阳能得热并最大化自然通风。 策略:建筑是轻质的,以避免储存热量。它们具有宽大的屋顶挑檐、门廊(阳台)和可操作的百叶墙(brise-soleil)。结构通常被抬高离地,以捕捉微风并增加气流。重点完全在于遮阳和气流,而不是用于供暖的蓄热体。
将被动式太阳能与现代建筑和技术相结合
一个长期存在的误解是,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停留在1970年代的倾斜玻璃和乡村风格的美学中。事实远非如此。今天的建筑师正在将这些原则无缝地融入到令人惊叹的现代、极简和传统设计中。这些原则是基于性能的,而非基于风格的。
此外,现代技术增强了被动式设计。先进的能源建模软件使建筑师能够在动土之前就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准确性模拟建筑的热性能,优化窗户尺寸、挑檐深度和蓄热体量。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消除了过去的猜测。
被动式设计也与其他绿色技术完美协调。一个供暖需求极低的住宅是小型高效热泵或热回收通风机(HRV)的完美选择,后者在保留室内热量的同时提供新鲜空气。这是在添加光伏板等主动系统之前必不可少的第一步。首先减少需求始终是最具可持续性和成本效益的策略。
超越供暖的好处:整体优势
主要好处是大幅减少能源账单,但居住在精心设计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中的优势远不止于经济方面。
- 卓越的舒适度:来自蓄热体的稳定、辐射的温暖通常被描述为比传统强制空气系统的干燥、波动的热量更舒适、更宜人。
- 增强的韧性:在冬季停电期间,被动式太阳能住宅的宜居时间将比传统住宅长得多,提供了一层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
- 健康与福祉:充足的自然采光被证明可以提升情绪、提高生产力并调节昼夜节律。这种与太阳的日常和季节性周期的联系是一种强大的、无法量化的好处。
- 环境责任:通过显著降低建筑对化石燃料供暖的依赖,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显著减少了其碳足迹和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 安静运行:没有嘈杂的熔炉、锅炉或风扇的启动和关闭,这些住宅提供了一个独特宁静的室内环境。
常见的误解和需要克服的挑战
尽管有其好处,一些误解和挑战仍然存在。
- 误解:“它太贵了。”虽然高性能窗户的前期成本可能更高,但被动式太阳能从根本上是关于智能设计,而不是昂贵的技术。一个精心设计的被动式太阳能住宅的建造成本可以与标准的定制住宅相当。终生的能源账单节省创造了不可否认的投资回报。
- 误解:“它需要持续的阳光。”即使在像英国或美国太平洋西北部这样多云的温带气候中,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也是有效的。它能捕捉散射辐射和直射阳光,并且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它能有效地储存能量。设计只是针对特定气候的可用太阳能资源进行了优化。
- 挑战:它需要深思熟虑。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不能是事后诸葛。建筑的朝向、形式和布局必须在设计过程的一开始就确定下来。这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出承诺。
- 挑战:寻找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在某些地区,可能很难找到在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方面拥有经过验证的、基于科学的专业知识的建筑师、设计师和建造商。审查专业人士并查看他们已建成的高性能项目组合至关重要。
开始行动:给业主和建造商的实用步骤
无论您是新建还是改造现有住宅,您都可以应用这些原则。
对于新建建筑:
- 从选址开始:选择一个朝向赤道方向有清晰、无遮挡太阳能资源的建筑地块。
- 组建合适的团队:寻找在被动式太阳能、被动房或净零能耗设计方面有可证明经验的建筑师和建造商。
- 投资于围护结构:将您的预算优先用于房屋的“骨架”:卓越的隔热、高性能窗户和细致的气密处理。这是构建其他一切的基础。
- 建模,建模,再建模:坚持要求您的设计师在施工开始前使用能源建模软件来验证和优化设计选择。
对于现有住宅(改造):
改造更具挑战性,但远非不可能。首先关注影响最大的部分。
- 审计和密封:从专业的能源审计开始,以识别漏气点和隔热缺陷。密封所有泄漏处并升级阁楼、墙壁和地基的隔热。这是任何住宅最经济有效的第一步。
- 窗户管理:在您朝赤道的一侧,确保您的窗户清洁,并在冬季清除室内外障碍物。考虑将这些窗户升级为现代的高太阳能增益单元。对于其他窗户,使用隔热百叶窗和厚窗帘以减少夜间热量损失。
- 增加遮阳:如果您的住宅在夏季过热,增加遮阳篷等外部遮阳设备或种植一棵落叶树可以产生巨大差异。
- 考虑增建:一个精心设计的阳光房增建可以成为为现有房屋附加被动式太阳能收集系统的有效方式。
结论:回归智能、太阳能驱动的生活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不是一项激进的新技术。它是回归一种更智能、更优雅、更和谐的建筑方式。它是关于观察我们环境的自然模式——太阳的每日和季节性路径——并利用这些知识来创造舒适、有韧性且对地球负担轻的庇护所。通过让建筑本身来完成工作,我们减少了对复杂、脆弱和碳密集型机械系统的依赖。无论您是未来的房主、建造商还是建筑师,拥抱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原则是迈向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由太阳能驱动的未来的有力一步,一次一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