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依恋理论的科学,从 Bowlby 和 Ainsworth 的起源到它对我们成人关系、事业和幸福的影响。 一份全球指南。
解码我们最深层的联结:依恋科学全球指南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天生渴望联结。这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对于我们心理上的生存,就像食物和水对于我们生理上的生存一样重要。这种塑造我们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对世界认知的强大而无形的力量,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依恋。它是将孩子与照顾者联系起来的无形纽带,是我们建立成人伙伴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与朋友和同事相处方式的蓝图。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诗意的概念;它是一个具有数十年研究基础的科学探究领域。依恋理论为理解为什么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会这样提供了深刻且基于证据的框架。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亲密是容易和有益的,为什么另一些人受到焦虑和被抛弃的恐惧的困扰,以及为什么还有一些人觉得与所有人保持距离更安全。
这份全面的指南将带您踏上依恋科学的旅程。我们将探索它的起源,揭开不同依恋类型的神秘面纱,考察它们如何在我们的成人生活中显现,最重要的是,无论我们的过去如何,都将照亮通往建立更安全和更充实的联结的有希望的道路。
什么是依恋理论? 基础
依恋理论的诞生源于了解与父母分离的儿童所经历的深刻痛苦的渴望。它的先驱挑战了普遍的观点,即父母的关注主要是为了满足饥饿等生理需求。他们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一种生物学上根深蒂固的安全和保障需求。
约翰·鲍尔比的开创性工作
依恋理论的故事始于英国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鲍尔比与无家可归和成为孤儿的儿童一起工作,他对他们无法建立亲密和持久的关系感到震惊。他观察到,即使他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这促使他发展出依恋行为系统,这是一个进化概念,表明婴儿天生就具有一套旨在与照顾者保持接近的行为(如哭泣、依附和微笑)。这与操纵或对食物的简单渴望无关;这是一种生存机制。在我们的进化历史中,靠近照顾者的婴儿可以免受捕食者和环境危险的侵害。
鲍尔比提出了三个至今仍是该理论核心的关键概念:
- 保持亲近:渴望靠近我们依恋的人。
- 安全港:面对恐惧或威胁时,回到依恋对象身边寻求安慰和安全感的行为。
- 安全基地:依恋对象充当安全的基础,孩子可以从这里出发去冒险和探索世界,知道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回去。
本质上,鲍尔比提出,照顾者对孩子需求的持续、敏感的反应建立了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成为终身心理健康的基石。
玛丽·安斯沃思的“陌生情境”
虽然鲍尔比提供了理论,但他的同事,美籍加拿大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提供了经验证据。她开发了一种开创性的观察程序,称为“陌生情境”,用于衡量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依恋的质量。
该程序包括一系列简短的、结构化的情节,在这些情节中,观察到一个孩子(通常在 12-18 个月左右)在游戏室里。实验包括与照顾者的分离和重聚,以及与陌生人的互动。这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它产生的见解是革命性的。
至关重要的是,安斯沃思发现,实验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分不是当照顾者离开房间时孩子的反应,而是他们在照顾者返回时的行为。这种重聚行为成为孩子依恋风格的主要指标。从这些观察中,她和她的同事们识别出了不同的依恋模式或风格。
四种主要的依恋风格
依恋风格是在童年早期发展起来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本质上是基于早期照顾者的反应来满足我们需求的适应性策略。它们不是性格缺陷或僵化的标签,而是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的灵活蓝图。让我们来探索研究人员确定的四种主要风格。
1. 安全型依恋:锚
- 在童年时期:在陌生情境中,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在照顾者在场时自由地探索房间和玩具,将他们用作安全基地。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可能会明显不安,但在他们返回时会迅速而容易地得到安慰。他们会积极寻求安慰,并且他们的痛苦会得到缓解。
- 照顾者的行为:安全型依恋孩子的照顾者始终如一地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敏感且善于理解。他们是可靠的安慰和安全来源。他们不仅满足生理需求,还会以温暖和接受的态度回应情绪线索。
- 核心信念(内在运作模式):“我值得被爱和关怀。当需要他们时,其他人是可靠、值得信赖且可用的。我可以自信地探索世界,因为我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安全港。”
- 在成年时期:安全型依恋的成年人倾向于对自身和他人持有积极的看法。他们对亲密关系和独立都感到舒适,能够建立信任、持久的关系。他们有效地沟通自己的需求,并且擅长处理冲突。
2. 焦虑-专注型依恋:攀登者
- 在童年时期:这些孩子通常不愿探索,并且即使在照顾者在场的情况下,也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会变得非常痛苦。重聚时,他们表现出矛盾的行为:他们可能会拼命寻求安慰,但也会表现出愤怒或抵抗,难以得到安慰。
- 照顾者的行为:照顾者通常是不一致的。有时他们很善于理解和回应,但有时他们是侵入性的、不敏感的或疏忽的。孩子了解到,他们必须放大自己的痛苦信号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但反应是不可预测的。
- 核心信念(内在运作模式):“我不确定我是否值得被爱。我必须努力保持与他人的亲近并获得他们的关注。我害怕如果不这样做,他们会抛弃我。”
- 在成年时期:焦虑型依恋的成年人通常渴望从伴侣那里获得高度的亲密、认可和回应,变得过度依赖。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并且不断担心伴侣的爱和承诺。这可能会导致对独处的恐惧,以及在寻求持续保证时表现出“需要”或“粘人”的行为。
3. 疏离-回避型依恋:探索者
- 在童年时期:在陌生情境中,这些孩子对他们的照顾者和陌生人之间几乎没有或没有表现出偏好。当照顾者离开时,他们很少表现出外在的痛苦,并且会在重聚时主动忽视或回避他们,而是将注意力转向环境。这并不是真正独立的标志,而是一种防御策略。从生理上讲,他们的心率表明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痛苦。
- 照顾者的行为:照顾者通常在情感上疏远、拒绝或无视孩子的需求。当孩子寻求安慰时,他们会一直受到拒绝。孩子了解到,表达需求会导致拒绝,因此他们会抑制自己的依恋行为,并通过强迫性的自力更生来学会自我安慰。
- 核心信念(内在运作模式):“我必须依靠自己。依赖他人是不安全的,会导致失望。情感上的亲密是不舒服的,应该避免。我一个人很好。”
- 在成年时期:疏离-回避型依恋的成年人倾向于认为自己非常独立和自给自足。他们对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并且可能会认为其他人要求过高。他们通常会抑制自己的感受,并且当发生冲突或情感需求时,可能会与伴侣保持距离。
4. 恐惧-回避型(紊乱型)依恋:悖论
- 在童年时期:这是最复杂的模式。这些孩子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令人困惑的矛盾行为。他们可能会冻结、来回摇晃,或者接近照顾者,然后立即因恐惧而退缩。他们似乎缺乏任何处理压力的连贯策略。
- 照顾者的行为:照顾者通常是安慰和恐惧的来源。这种模式通常与有未解决的创伤、患有严重精神健康问题或有虐待行为的照顾者有关。照顾者的行为是可怕的或感到害怕的,这使孩子陷入一种不可能的悖论:应该成为他们安全港的人也是他们恐惧的来源。
- 核心信念(内在运作模式):“我非常渴望与他人亲近,但亲近是危险和可怕的。我不能信任他人,也不能信任自己。人际关系令人困惑和恐惧。”
- 在成年时期:具有紊乱型依恋风格的成年人经常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痛苦的推拉动态中。他们渴望亲密关系,但也害怕它。他们可能拥有不稳定、混乱的关系,难以进行情绪调节,并且对自身和他人持有负面的看法。他们经常难以理解自己的经历和关系。
成年时期的依恋:我们的过去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在
我们早期的依恋模式不会在童年时期消失。它们形成了鲍尔比所说的“内在运作模式”——一套关于我们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本质的假设和期望。这种模式充当潜意识过滤器,影响我们在成人关系中的感知和行为方式,从浪漫和友谊到我们的职业生涯。
浪漫关系中的依恋
在我们的浪漫关系中,我们的依恋风格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明显。浪漫关系中强烈的情感纽带通常会以强大的方式激活我们的依恋系统。
- 一个安全的人可以建立在信任、相互尊重和健康的相互依赖基础上的关系。他们不害怕独处,但享受伴侣关系的联结和亲密。
- 一个焦虑的人可能会不断寻求认可,容易产生嫉妒,并将伴侣对空间的需求解释为拒绝的迹象,从而导致抗议行为(例如,过度打电话、引发争吵)以重新建立联结。
- 一个回避的人可能会将他们的独立性置于一切之上,与伴侣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他们可能会使用停用策略(例如,关注伴侣的缺点、幻想理想的前伴侣、退回到工作中)来抑制亲密关系。
最常见和最具挑战性的动态之一是焦虑-回避陷阱。在这种配对中,焦虑的人试图更接近会触发回避的人拉开距离的需求。反过来,这种退缩会放大焦虑的人对被抛弃的恐惧,导致他们更强烈地追求。这会造成一种痛苦的追求和退缩的循环,让双方都感到不被理解和极度不满。
超越浪漫:友谊和工作场所中的依恋
我们的依恋风格也会影响我们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友谊中,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会不断担心被排除在外,而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会有很多熟人,但很少有深入的、情感上脆弱的友谊。
在工作场所,这些模式会影响协作、领导能力以及我们对反馈的反应。
- 一个安全的经理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支持性的领导者,为他们的团队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他们可以进行创新和冒险。
- 一个焦虑的员工可能会不断寻求老板的保证,与冒名顶替综合症作斗争,并且非常个人地对待建设性的批评。
- 一个回避的同事可能更喜欢单独工作,与协作项目作斗争,并且在情感上与团队的成功和失败脱节。
理解这些动态可以为团队冲突和个人职业满意度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洞察力。
依恋风格可以改变吗? 通往“习得的安全感”依恋的道路
在了解不安全型依恋后,很容易感到沮丧或宿命。但是,这是来自依恋科学的最关键和最有希望的信息:您的依恋风格不是终身监禁。它是对您早期环境的巧妙适应,并且通过意识和努力,您可以发展出一种新的、更安全的关系方式。这被称为“习得的安全感”依恋。
当一个早期依恋历史不安全的人能够反思他们的过去,理解它,并发展出安全型依恋的人的关系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时,就实现了习得的安全感。这是关于从基于旧模式的反应转变为基于当前现实的反应。
培养安全感的关键策略
建立习得的安全感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目的地。它需要耐心、对自己的同情心和有意的努力。以下是指导您走向这条道路的五个强大策略。
1. 培养自我意识
您无法改变您不了解的东西。第一步是诚实地识别您自己的依恋模式。反思您的关系历史(浪漫的、家庭的和柏拉图式的)。您是否看到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您是否倾向于感到焦虑并追逐联结,或者您是否感到窒息并需要退缩?阅读有关这些风格的文章、参加信誉良好的在线测验(持保留态度)以及写日记都是很好的起点。
2. 建立连贯的叙述
习得的安全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能够创建一个关于您的过去的连贯故事。这并不意味着责怪您的照顾者,而是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像他们那样行事,以及这如何塑造了您。理解您的经历有助于整合它们。它将您从羞耻感(“我有什么问题”)转移到理解(“我发展了这些模式来应对我的环境”)的地方。这种反思过程有助于打破不安全型依恋的代际传递。
3. 寻求和培养安全的关系
治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纠正性的关系体验。有意识地寻找并培养与安全型依恋的人——朋友、导师或浪漫伴侣——的关系。与一个始终如一、可靠且善于沟通的人建立关系可以作为新的蓝图。他们可以实时地模拟安全基地的感觉,帮助挑战和重新连接您旧的内在运作模式。
4. 练习正念和情绪调节
不安全型依恋的特征通常是难以管理强烈的情绪。焦虑的人会被恐惧淹没,而回避的人会抑制它。正念是观察您的想法和感受而不带评判的做法。它可以帮助您在情绪触发因素和您的反应之间创建一个空间。当您感到熟悉的焦虑刺痛或想要关闭的冲动时,您可以学会暂停、呼吸并选择更具建设性的反应,而不是陷入旧的习惯。
5. 考虑专业的支持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最好地进行通往习得的安全感的旅程。专门关注依恋的疗法,例如情绪聚焦疗法 (EFT) 或基于依恋的心理疗法,可能非常有效。一位熟练的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帮助您安全地探索痛苦的记忆,理解您的模式,并在支持性环境中练习新的关系方式。
全球视角下的依恋
虽然依恋理论的基本原则被认为是普遍的——人类对安全基地的需求存在于所有文化中——但它的表达方式可能是非常多样的。文化规范塑造了育儿方式以及依恋行为的展示方式。
例如,在许多集体主义文化中,依恋网络可能更广泛,包括祖父母、姑姑、叔叔和亲密的社区成员作为重要的依恋对象。“安全基地”的概念可能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相比之下,许多个人主义文化更强调核心家庭和早期独立。
将一种文化的做法视为优于另一种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在世界许多地方,同睡是常态,而在其他地方,则不鼓励这样做。这两种做法本身都不会产生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重要的不是具体的做法本身,而是互动的情感质量。无论照顾者是谁,他们是否善于理解并回应孩子对安全和舒适的需求?这是建立安全纽带的普遍要素。
结论:联结的力量
依恋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强大的视角来观察人类行为。它告诉我们,我们根深蒂固的联结需求不是一种弱点,而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一种旨在确保我们的生存和繁荣的进化遗产。它为理解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斗争以及我们关心的人的斗争提供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框架。
通过理解我们的依恋风格的起源,我们可以开始解开不再对我们有用的模式。从不安全的起点到习得的安全型依恋的旅程证明了人类的韧性和我们的成长能力。它提醒我们,虽然我们的过去塑造了我们,但它不必定义我们的未来。
最终,解码我们最深层的联结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练习。这是一次深刻的个人和变革性的旅程,旨在建立在信任、同理心和真实联结基础上的关系——这些关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丰富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