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探索全球遗产保护工作,强调文化保存在促进理解、认同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至关重要作用。
文化保存:为子孙后代守护我们共同的遗产
我们的星球是一幅由无数文化、传统和历史叙事编织而成的绚丽织锦。从低声诉说昔日时代的古老遗迹,到代代相传的鲜活习俗,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人类认同和理解的基石。然而,这份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诸多威胁——从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到冲突、忽视以及全球化的同质化力量。因此,文化保存和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学术追求;它们是守护我们集体记忆、确保全人类拥有一个更明智、更紧密相连的未来的关键要务。
理解文化遗产:一个多层面的概念
文化遗产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涵盖了反映人类创造力、历史和社会演变的各种元素。它通常被分为两大类:
1. 物质文化遗产
此类遗产包括人类文化的实体表现。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 纪念性建筑和遗址: 这些是具有考古和历史重要性的建筑作品、建筑群和遗址。例如埃及的吉萨金字塔、秘鲁的马丘比丘、中国的长城和希腊的雅典卫城。
- 艺术品和文物: 这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纺织品、工具以及由人类创造的其他物品,通常收藏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可以想见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西安的兵马俑,或是在全球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古代陶器。
- 文化景观: 这些是展示自然与人类共同杰作的区域,反映了人与环境之间长期而复杂的关系。例如菲律宾的梯田、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葡萄园,或是约旦的佩特拉古城。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常被称为“活态遗产”,此类遗产包括被社区、群体,有时甚至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实践、表现形式、表达、知识和技能。这种遗产代代相传,并由社区根据其环境、历史以及与自然的互动不断地再创造。其主要方面包括:
-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这包括承载文化价值和历史知识的语言、故事、史诗和谚语。
- 表演艺术: 音乐、舞蹈、戏剧和传统仪式,这些艺术被表演并传承下来。例子包括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舞蹈、意大利的歌剧以及全球原住民社区的传统说书。
- 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 巩固社区联系和文化认同的习俗、节日和社会聚会。墨西哥的亡灵节、意大利的威尼斯嘉年华和中亚的诺鲁孜节都是典型的例子。
- 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代代相传的传统生态知识、农业技术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 传统手工艺: 与制作传统工艺品相关的技能和技术,如制陶、编织、金属加工和木雕。印度纺织品的复杂刺绣或捷克共和国精湛的玻璃吹制技术都是显著的例子。
文化保存的必要性
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 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 遗产将我们与过去联系起来,提供一种认同感、延续感和归属感。它帮助个人和社区理解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
- 促进理解与宽容: 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及其历史,我们可以培养更深的理解、同理心和对多样性的尊重。这对于建设和平与包容的社会至关重要。
- 驱动经济发展: 遗产旅游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驱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并产生收入,这些收入可以再投资于保护工作和当地社区。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传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激发创造力与创新: 了解过去的成就能够激发当代的创造力和创新。传统艺术、手工艺和建筑风格可以为现代设计和艺术表达提供信息和丰富内容。
- 提供学习机会: 遗产地和传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艺术、科学和人类智慧的深刻见解。
- 环境可持续性: 许多传统实践,特别是与农业和资源管理相关的实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当今环境挑战的背景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全球遗产保护工作
认识到文化遗产的普世价值,许多国际和国家组织致力于其保护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角色和主要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以下方式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约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旨在确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址。它为保护这些遗址免受威胁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框架。目前,在超过160个国家有1100多处世界遗产。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该公约侧重于保护活态遗产,认识到代代相传的实践、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它鼓励社区识别、记录、保护和推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 该公约旨在打击非法贩运文化产品这一对遗产保护的重大威胁。
-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 该公约承认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认同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力和对话的源泉。它旨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其他国际和国家倡议
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有众多组织和政府机构积极参与遗产保护: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一个致力于保护、维护和明智使用文化遗产地原则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ICCROM): 一个致力于提高遗产保护质量的政府间组织。
- 国家遗产机构: 大多数国家都设有专门的部委或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其国家遗产,如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英国的历史英格兰或各国的文化部。
- 非政府组织 (NGOs): 许多基层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在特定的遗产地或文化保存方面不懈努力,常常填补政府工作中的关键空白。例如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和盖蒂保护研究所。
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尽管其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全球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1. 对物质遗产的威胁
- 自然灾害: 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爆发和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对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历史悠久的法国区的毁灭性影响,或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众多古庙的破坏,都是严峻的警示。
- 环境退化: 污染、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荒漠化对遗产构成长期的威胁。酸雨侵蚀石质结构,气温上升可能损害精美的文物,而海岸侵蚀则威胁着位于海边的历史遗址。
- 武装冲突和蓄意破坏: 战争和内乱常常导致文化遗产被蓄意摧毁或掠夺,正如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古遗址的破坏或冲突期间文物的被掠所见。故意破坏和涂鸦也可能玷污历史古迹。
- 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 如果管理不当、缺乏远见,不受控制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可能会侵占或破坏历史遗址。
- 忽视和资源匮乏: 许多遗产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缺乏资金、专业知识和政治意愿而无法得到适当的维护和保护。
- 非法贩运: 文化艺术品的非法贸易代表着重大的遗产损失,剥夺了社区的历史背景和具有文化意义的物品。
2. 对非物质遗产的威胁
- 全球化和文化同质化: 全球媒体和消费文化的传播可能会掩盖或取代地方传统、语言和实践,导致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 社会和经济变迁: 经济结构的变化、迁徙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中断传统知识和技能的代际传承。例如,随着年轻一代在现代产业中寻求就业,传统手工艺可能会衰落。
- 传承断裂: 当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长者不再,或者年轻一代对学习兴趣索然时,非物质遗产就有消失的风险。
- 盗用和商品化: 在没有给予原创社区适当承认或惠益的情况下,不恰当地使用或商业化文化元素可能是有害的。
有效的遗产保护策略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一个涉及政府、国际组织、地方社区和个人的多管齐下的方法:
1. 法律和政策框架
- 健全的国家立法: 政府必须制定和执行强有力的法律来保护文化遗产,包括打击非法贩运的措施、适当的土地使用规划以及管理遗产地旅游业的法规。
- 国际合作: 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公约,并积极参与保护共享遗产的全球努力至关重要。
2. 保护与管理
- 科学保护: 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来修复和保护物质遗产至关重要。这包括理解材料科学、结构工程和环境监测。
- 风险防范和灾害管理: 制定计划以减轻自然灾害和冲突对遗产地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包括应急响应协议、储备材料和培训人员。
- 可持续旅游管理: 实施平衡游客准入与保护遗产地需求的策略至关重要。这涉及管理游客数量、发展负责任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教育游客。
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记录与研究: 详尽地记录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是保护它们的第一步。这可以包括音像记录、书面记载和民族志研究。
- 社区参与: 授权社区识别、记录、保护和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这涉及支持传统实践者、促进代际学习,并确保文化实践保持活力和现实意义。
- 教育与意识提升: 将文化遗产融入教育课程,并提高公众对其价值和所面临威胁的认识,可以培养更强的欣赏和保护愿望。
- 复兴计划: 支持旨在复兴濒危语言、手工艺或表演艺术的倡议,可以为正在消逝的传统注入新的生命。
4. 资源调动与能力建设
- 资金: 从政府预算、国际援助、私人基金会和个人捐助者那里获得充足的资金,对于有效的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 能力建设: 培训本地专业人员掌握保护技术、遗产管理和文化政策制定,对于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给全球公民的可行见解
文化保存是一项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为守护我们的遗产做出贡献:
- 自我教育: 了解您所在社区和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理解其重要性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
- 支持本地遗产倡议: 与当地博物馆、文化中心和遗产组织互动。如果可能,志愿奉献您的时间或提供财务支持。
- 做一名负责任的游客: 访问遗产地时,尊重当地习俗,遵守指南,避免触摸易碎的文物,并拒绝购买非法交易的文化商品。
- 倡导保护: 向您选出的官员表达对遗产保护政策和倡议的支持。
- 分享您的知识: 如果您拥有传统知识或技能,考虑如何将其传授给年轻一代或以负责任的方式记录下来。
- 促进文化多样性: 庆祝并参与不同的文化,培养包容和相互尊重的精神。
我们共同遗产的未来
正在进行的文化保存工作证明了人类与过去联系、理解其多样文化表现形式的根深蒂固的需求。通过倡导强有力的遗产保护工作,我们不仅守护了人类历史的物质遗存和活态传统,也培育了尊重、同理心和延续性的价值观,这些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全球社会至关重要。我们共同遗产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共同致力于认识其内在价值,并积极参与其为后代而进行的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