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一份全面的文物保护指南,涵盖伦理、环境控制、保护技术及预防措施,适用于全球博物馆、档案馆和私人收藏。

文物保护:保护我们共同遗产的全球指南

文物保护是为后代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与艺术。它涵盖了从材料科学到伦理考量的广泛学科,对于保障我们对历史、艺术和人类经验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指南全面概述了适用于全球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历史遗迹和私人收藏的文物保护原则与实践。

为何文物保护如此重要?

文物是连接过去的有形纽带。它们为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技术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保护工作确保这些物品能够留存下来,供后代研究、欣赏和获取灵感。文物的流失会导致我们对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理解出现重大空白。

文物保护中的伦理考量

保护决策必须遵循伦理原则,优先考虑文物的长期存续并尊重其文化意义。关键的伦理考量包括:

尊重原创性

保护干预措施应旨在尽可能地保留文物的原始材料和形态。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应避免不可逆的处理。

最小干预

仅在稳定文物和防止其进一步劣化所必需时才进行干预。不必要的处理可能弊大于利。

可逆性

尽可能使用可逆的处理方法,以便在未来需要时进行再次干预。

文件记录

详细记录所有保护处理过程,包括所用材料、采用的技术以及处理前后文物的状况。这份文件记录对未来的保护修复人员至关重要。

透明度

对任何干预的性质和程度保持透明。避免隐瞒损坏或改动。

尊重文化背景

考虑文物的文化意义,并让相关利益方参与保护决策。避免在未考虑其特定价值观和信仰的情况下,将西方的保护标准强加于来自其他文化的文物。例如,某些文化可能珍视物品上的岁月和使用痕迹,而另一些文化则可能优先考虑将其修复至原始状态。

环境控制:保护的基础

维持稳定和适宜的环境对于防止劣化至关重要。可能损害文物的环境因素包括:

温度

高温会加速导致材料降解的化学反应。温度波动会导致材料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开裂和变形。保持稳定的温度至关重要。理想范围因材料而异,但通常建议许多藏品的温度范围为18-22°C (64-72°F)。

相对湿度 (RH)

高相对湿度会促进霉菌生长、金属腐蚀和有机材料的水解。低相对湿度则会导致干燥、脆化和开裂。维持稳定的相对湿度至关重要。通常,混合藏品的建议相对湿度范围为45-55%。纸张和羊皮纸等特定材料可能需要更窄的范围。

光照

光照,特别是紫外线 (UV) 辐射,会导致材料褪色、变色和弱化。通过在窗户上使用紫外线过滤膜、采用低紫外线照明以及轮换展品来减少光照暴露。应仔细监测和控制勒克斯水平(光照强度单位)。对于纺织品和纸张等敏感材料,应将光照限制在50勒克斯以内。对于较不敏感的材料,150-200勒克斯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如灰尘、烟尘、臭氧和氮氧化物,会损害文物。使用空气过滤系统去除污染物。避免将文物存放在靠近污染源的地方,如交通繁忙或工业区域。应使用惰性材料进行存储和展示,以防止有害气体释放。

害虫

昆虫、啮齿动物和其他害虫会通过啃食或利用文物作为筑巢材料来损害文物。实施综合虫害管理 (IPM) 计划,包括定期监测、预防措施和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使用可能损害文物或人体的杀虫剂。考虑毒性较小的方法,如冷冻或缺氧处理。

预防性保护:长期保存的主动措施

预防性保护专注于在损坏或劣化发生前将其风险降至最低。它包括:

正确搬运

对员工和志愿者进行正确的搬运技术培训,以避免意外损坏。在处理文物时,尤其是表面脆弱的文物,应佩戴手套。在移动或运输文物时提供足够的支撑。

妥善存储

将文物存放在无酸、无木质素的材料中。使用档案级的盒子、文件夹和封套。提供足够的物理支撑以防止变形或破损。将文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黑暗的环境中。

展览设计

设计展览时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光照、湿度和搬运带来的损坏风险。使用适当的展柜和支架。在文物和访客之间提供足够的空间。监测展区的环境条件。

灾难应急准备

制定灾难应急预案,以在火灾、洪水、地震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保护文物。该计划应包括疏散、抢救和恢复的程序。定期审查和更新该计划。

保护处理:为稳定和修复而干预

当预防措施不足时,可能需要进行保护处理以稳定和修复受损的文物。这些处理应由具备处理各种材料和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合格保护修复人员执行。

清洁

表面清洁可以去除可能损害文物的灰尘、污垢和其他污染物。清洁方法因材料和污垢类型而异。保护修复人员使用多种技术,从轻柔的刷拭和吸尘到溶剂清洁。

加固

加固是通过施加一种能将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加固剂来增强脆弱或劣化材料的强度。加固常用于处理剥落的颜料、易碎的石头和分层的木材。

稳定化

稳定化旨在防止文物的进一步劣化。这可能包括去除腐蚀性元素、降低酸度或控制湿度。例如,铁器可能会经过处理以去除导致腐蚀的氯化物。纸张可能会进行脱酸处理以中和酸性化合物。

修复

修复涉及修补破损或损坏的文物。修复方法因材料和损坏性质而异。保护修复人员使用多种技术,从粘合剂和填充物到机械紧固件。

补色

补色涉及填补缺损或遮盖瑕疵。补色应以可与原始材料区分且必要时可逆的方式进行。

特定材料的保护

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保护方法。以下是针对常见文物类型的一些考量:

纸张和羊皮纸

纸张和羊皮纸易受光照、湿度、酸度和害虫的损害。将纸质文物存放在无酸封套中,置于阴凉、干燥、黑暗的环境。用干净的手套进行操作。考虑对酸性纸张进行脱酸处理。

纺织品

纺织品易受光照、湿度、害虫和搬运的损害。将纺织品平放或卷起存放在无酸盒中。对服装使用带衬垫的衣架。保护纺织品免受光照和灰尘的侵害。根据纤维类型采用适当的方法小心清洁纺织品。

金属

金属易受腐蚀。将金属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护它们免受污染物侵害。必要时涂上保护涂层。监测腐蚀迹象。

陶瓷和玻璃

陶瓷和玻璃易碎,可能因撞击、振动和温度波动而损坏。将它们安全地存放在有衬垫的表面上。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木材

木材易受湿度波动、害虫和腐朽的损害。保持稳定的湿度水平。保护木材免受害虫侵害。必要时用防腐剂处理木材。

石材

石材易受风化、污染和生物生长的损害。保护石材免受自然因素侵蚀。根据石材类型采用适当的方法小心清洁。对脆弱的石材进行加固。

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技术在文物保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字成像、无损分析和环境监测只是技术如何被用于加强保护工作的几个例子。

数字成像

数字成像使保护修复人员能够创建文物的详细记录,追踪其随时间的变化,并为研究和展览创建虚拟展示。三维扫描和摄影测量等技术被用于创建精确的文物数字模型。

无损分析

X射线荧光 (XRF) 和拉曼光谱等无损分析技术,使保护修复人员能够在不造成任何损害的情况下识别制作文物的材料和技术。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适当的保护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环境监测

电子传感器和数据记录器被用于监测存储和展示区域的环境条件。这些数据帮助保护修复人员识别潜在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维持稳定的环境。

文物保护领域的全球合作

文物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需要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专业人士之间进行合作与知识共享。国际博物馆协会 (ICOM) 和国际档案理事会 (ICA) 等国际组织在推广最佳实践和促进合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合作中,应对冲突地区和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挑战尤为重要。

例如:为保护在叙利亚冲突中受损的文物所做的工作,通常得到国际支持和专业知识的援助,这体现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案例研究

玛丽·罗斯号,英国

从索伦特海峡打捞出的都铎王朝战舰玛丽·罗斯号,带来了巨大的保护挑战。这艘船及其内含物在水下沉睡数世纪后,已浸水并降解。一项长期的保护计划包括仔细控制湿度和温度,随后是缓慢干燥和施加防腐剂的过程。该项目凸显了保护水下考古材料的复杂性。

兵马俑,中国

兵马俑是一组非凡的真人大小陶俑,面临着干旱气候和土壤中盐分存在的挑战。保护工作的重点是防止彩绘表面的开裂和剥落。该项目展示了保护大型考古遗址的挑战。

瓦萨号,瑞典

与玛丽·罗斯号相似,从斯德哥尔摩港打捞的瓦萨号战舰,在被水淹没数世纪后,也接受了广泛的保护处理,以稳定木材并防止进一步腐烂。瓦萨号的成功保护为海洋考古保护提供了一个卓越的范例。

结论

文物保护是保护我们共同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责任。通过理解本指南中概述的原则和实践,世界各地的个人和机构可以为确保文物得以留存,供后代学习和欣赏做出贡献。从实施环境控制到聘请熟练的保护修复人员,每一份努力都在保护这些与过去相连的宝贵纽带中发挥作用。

可行的见解:

通过采取这些步骤,您可以在为后代保护我们共同的遗产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